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春節機票訂位(網路訂到說無效、電話又完全打不進),原以為今年過年,等婆婆回家後,一家四口只能在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公園徘徊的份了,畢竟帶著兩個年幼小孩,叫我們為了去玩跟別人去擠風景區、塞在像停車場般的高速公路,實在是提不起那戰鬥力。
好家在最後一刻旅行社告知有機位了。過年嘛!還是要一大家子聚聚才有氣氛!
初三以後的天氣都超好!每天都是晴朗的大太陽。沒了刺骨的冷風,大人小孩上山下海的玩都"大丈夫"!
爬太武山不能免俗的都要來張大堆頭照!
距離上次爬太武山不知是多久的事了!...嗯,大概是小虎2歲時吧,8-9年?有那麼久囉!
"山邊圍欄上"照一張是不可少滴!
好像是從後山上太武山才會經過這景吧!雖然不是什麼高山,但少了林立的大樓,視野佳、景色也真的很美。
挑夫把拔很認份的,抵達立刻背起小眉開始當一下午的苦力。人前勇腳爸,人後其實快不支(下山時),好某我可是也想幫一把,畢竟把這苦力累倒了,對我也沒好處。只是不知為何這時把拔突然愛起面子來,說什麼也不讓我幫忙抱小眉,說這樣太丟臉了!(最好你一直都這麼愛面子啦!)
回到家唉了2-3天說他快"鐵腿"了,當然這些無病呻吟也只有水某聽到!
從後山上來,過了海印寺還得再爬一會才會到毋忘在莒。樂樂一路上都自個兒走,這時已經顯得腿力不支,老是堵到大姨媽跟葛格的面前要人抱。幸好當年的小熊小虎都長成了大熊老虎,扛起樂樂也看似輕鬆。只是臭樂生平第一張"毋忘在莒照"手硬要給我掩著臉是怎樣!
難得幾次春節才碰得上連續大晴天,昨天上山,今天就給它下海撩落去。
從小不知看了幾千次建功嶼但從沒上去過(那時叫抬哥搭,抬哥就是閩南語很髒的意思,早期痲瘋病人都被集中管理在那兒。)。這幾年才開放參觀,也都沒機會去。今年真的很有玩樂運,隨性的走,居然矇到退潮時刻,一家老小信步走在鋪有花崗石板的海灘上,近距離又不(太)弄髒鞋腳的,欣賞潮間帶風光。
年紀漸長,越覺得農曆新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給紅包流向整個反轉(呵呵),還是少了舞龍舞獅 (好想看啊~)- 小時候阿兵哥還很多,記得每年除了初一一大早阿兵哥固定都會在運動場上舞龍舞獅表演一番以外,阿兵哥舞龍隊還會到大街上跟店家拜年。阿兵哥的舞龍隊陣容算大的,推車鑼鼓組、耍龍珠的、舞龍的,真是熱鬧得很。一條巨龍隨著咚咚咚的鑼鼓聲朝著到有開門的店家衝進衝出的拜年,那個店家不歡迎,雙方互相討個吉利嘛!一家拜完,舞龍又跟著龍珠左翻右騰的往下一家跑去,這種狀觀場面孩提時的我常都會看到呆掉!
再不然也有數個國小生幾個人組成的舞獅隊跟店家拜年要紅包。配備來講,國小生舞獅隊走"極簡風"。絕不是什麼國術館眼睛還能開闔、裝飾華麗的獅子、隊員們還穿著膝蓋以下有著流蘇的功夫褲,多半是拿著小娃兒玩的單片塑膠壓膜連著薄薄一張花布的玩具舞獅類似款,只是SIZE較大些,一個拿著鈸、一個掛著鼓、一個拿蒲扇的大頭娃、一個獅頭一個獅尾,再加上幾個替手的。(阿那答硬要扯上一個陰謀論,說是這些小孩被一個大人抄控,只能分得一些錢,其餘都進了那個人的口袋)。不過,也就是因為這些小舞獅隊過年更添了年味。
隨著精減軍力、少子化,小孩也不想(用)辛苦的去掙那紅包,這種光景大概很難再看得到了!
不管怎樣,希望牛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康快樂!還有 world peace (以為在選美嗎?看過麻辣女王的應該懂這梗吧!)